大虫卵的养殖方法如下:
收集与放置
成虫产卵:成虫的卵主要利用网筛收集。在饲养盒底先放1张黑纸,黑纸上撒一层薄麸皮,再放置产卵网筛。饲养盒的规格为60厘米x40厘米x15厘米,要内壁光滑(用透明胶带贴面),防止幼虫或成虫爬出。成虫产卵用的网筛盒略小于饲养盒,使用时刚好能套进饲养盒内。用孔径为12目或14目的金属网片做盒底。网筛盒既是成虫的产卵器,又是快速分离虫卵、幼虫和饲料的工具。为了防止幼虫或成虫逃逸,在盒面上要做一盖子,可用塑料窗纱做成。成虫有向下产卵的习性,产卵时产卵管穿过铁纱网孔,将卵产到纸上或纸与网间的饲料中。接卵纸一般每3天更换1次,产卵盛期或产卵适温季节最好每天更换1次,次序是先换接卵纸,再添加饲料。成虫产卵盛期后,部分雌成虫逐渐衰老死亡,剩余的雌成虫产卵量也显著下降,此时应及时淘汰,以免浪费饲料、人工和占用产卵盒。换收接卵纸时,要将同一天换收的纸叠放在同一个幼虫盒(孵化箱)内,让卵自然孵化,7~10天即可全部孵出幼虫,然后将接卵纸逐一抽出抖掉幼虫,让其在孵化箱继续生长发育。
环境控制
温度:规范化养殖时,夏季最好在25度,避免30度以上的高温,入秋时防止过早接触15度以下低温,在秋末降至10度以下时,可以将卵放在18-20度,2%的甲醛稀溶液中浸渍4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浴,洗净蛾尿或其他污物。晾干后置5度冰箱中保护,解除卵的滞育。至1月下旬可降温至2.5度,抑制胚胎发育,待四月适当时将卵取出催青。
湿度:保持适当的湿度,比如每天在卵旁边放一个湿棉花球。其次是温度不要太低,室温就可以了。
通风与光照: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还要有氧气。把它们放到一张白纸上,再放到一个小盒子里,时常看一看,等到有蚕出来时,再把它放到另一个盒子里,先味小桑叶,之后再慢慢增大。
饲料与喂养
饲料:成虫的饲料包括米糠、麦麸、土杂粮、青菜、果皮、果核等,一般混合饲料配方为麦麸百分之八十、黄玉米粉百分之十、花生米饼粉百分之十。
喂养方法: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会有连续长达50天以上的时间产卵,喂养的好连续产卵可长达4-5个月直至死亡。先在饲养筐中底部放一个特制的筛子(筛子采用3目不锈铁丝制作,面积与筐底相等,主要的作用是快速分别成虫和卵块),在筛子上洒上成虫的食物,成虫产卵3天后,将下面的筛子提起,轻筛一下,虫卵和麦麸等就全部掉下去,筛子上面剩下的就是全是成虫,立刻将筛子连同成虫放入另外一个养殖筐中,加入成虫的饲料连续给成虫产卵(成虫就是产卵在饲料中的),如此周而复始;一周后孵出幼虫,把小大麦虫倒在盛有麦麸的饲养容具中饲养。也可将成虫放在一张白纸上,撒些糠麸在纸上,任成虫产卵,每隔二三天换纸1次,成活率一般有90%以上。这种操作方法大约7-10天应给成虫换料1次,换下的料中可能有卵料,不要立刻倒除,集中放好,待卵块孵化出来后采用饲料引诱的方式集中收集到另外的饲养框中饲养。每次取卵后要适当地给成虫添加青料和精料,准时清理废料或蛹皮。
孵化与幼虫管理
孵化:卵的孵化期一般为7至10天,在适温下7天后应筛选一次卵,筛卵时将箱中的饲料及其他碎屑筛下,然后将卵纸一起搬到孵化箱中进行孵化。
幼虫管理:幼虫孵化后,应提供适当的饲料和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