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病弱猪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管理,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
硬件设施准备
猪栏:设置更加舒适的猪栏,确保宽敞、明亮且无贼风。弱猪栏应优先设置在中部栏舍,保育期应设置10%的栏位,育肥期设置5%的栏位。
保温设备:提供额外的保温灯、垫料、垫木板和保温箱等设施。
漏缝地板:铺上垫子,并添加松散的干草或锯末作为活动区和休息区。
饮水加药桶:设置单独的饮水加药桶,确保病弱猪能够方便地饮水和服药。
料槽:使用自动湿拌料器,以便于饲喂湿拌料。
具体操作
密度:弱猪的饲养密度应小于正常栏的2/3,以减少猪之间的竞争和压力。
卫生:保持栏舍干净、干燥,定期消毒,减少病原体的数量。
挑栏及治疗:采用7天循环操作法,即每天挑选病弱猪并进行治疗,逐步将康复猪挑出,同时处死无治疗价值的猪只。
药物治疗:根据病弱猪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用药。
饲养管理
营养供给: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饲料,增强猪的抵抗力。
环境控制:保持猪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适宜,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病弱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隔离与消毒
隔离饲养:将病弱猪与其他健康猪隔离,防止疾病传播。
定期消毒:使用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等,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
其他管理措施
合理取舍:对于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应及时淘汰,并进行妥善处理。
科学规划:合理规划猪场的隔离区,确保隔离区与主体养殖区有一定距离,防止交叉感染。
定期巡栏:在猪病多发的季节,增加巡栏频率,及时发现并隔离病弱猪。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病弱猪的成活率,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从而提升整体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