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菇的养殖方法如下:
稻草养料
配比:
切碎的稻草100%,加石膏粉(或过磷酸钙)1.5%,水适量。
切碎的稻草75~80%,米棣(或麦妖)20~25%,水适量。
制作方法:
将干稻草切成3厘米左右的小段,清水浸12小时让其吸足水分。
加入其他成分拌匀,按常规装瓶、灭菌、接种、培养。
待菌丝布满全瓶后,再扩大制种或供栽培用。
栽种方式
露天栽培:
选择坐北朝南、阳光充足、气温较高、离水源近而又通风阴凉的地方。
室内栽培:
根据房间大小作畦栽培。
稻草要求
稻草应新鲜、干燥,未经雨淋或发酵过。
将稻草扎成小把,每把约重0.75公斤,小型堆草法用草量为125公斤左右。
在栽培前一天,将已经扎把的稻草放在水里浸泡10小时,让稻草吸足水分。
栽培要点
将浸透水的草把横排在培植床上面,稻草梢端朝里,甚端向外,紧密靠拢排齐。
当一层两边排列的草把整齐排好后,另外用几把堆放在中央,堆好后用脚踏并浇水、下种。
然后再堆第二层、第三层,最后用浸湿的草紧密覆盖在草堆的四周和顶部。
菇房管理
菌丝生长期间,菇房温度控制在3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80到85%。
看到白色菇点后(播种后约7~8天),菇房温度下降为28℃左右,相对湿度提高为85~90%,并保持空气新鲜。
采收
一般15~17天即可采收,采收后将菇脚去除干净,再盖上塑料薄膜催菇,温、湿度管理与前面一样,20天左右又可以采收一次。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稻草菇。确保稻草新鲜、干燥并经过适当处理,以及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是提高稻草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