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水是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换水方法可以保持水质清新,促进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以下是一些科学换水的方法和原则:
适时加水
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和水质情况灵活掌握换水时间,一般每隔7天加水一次。在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应缩短加水间隔时间。
清晨加水
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水体中各类生物的呼吸耗氧量最低,至凌晨3-5点达到最低值。因此,清晨注入新水增氧效果明显。
科学加水
注入的水必须是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且温差不宜过大。一般苗池温差不超过2°C,总池温差不超过5°C。抽水时应抽取水源上层水,插入水下30cm左右,以减少有机质含量和温差影响。
加水适量
加水量过少达不到换水目的,加水量过多容易引起浮游生物密度降低。一般每次加水深度以20-30cm为宜。在池中发生缺氧或水体恶化时,应先排除1/3-1/2的原池水,再加入新水。
部分换水(兑水)
兑水是从鱼缸中抽出多少水就应补充多少水,一般不超过鱼缸总水量的四分之一。兑水时要注意新加入的水的水温,尽可能和原鱼缸的水温一致。兑水次数秋冬季节每周一至二次,春夏季节每周二到三次,具体次数根据鱼缸中的水浑浊度而定。
全部换水
在某些情况下,如水质严重恶化或需要彻底清洁鱼缸时,需要进行全部换水。全部换水时,应先将鱼和水草等捞出,彻底清洗鱼缸,再加入新水。
换水原则
换水时应勤换、多换,但也要避免过于频繁,以免影响鱼的健康。换水后最好使用解毒剂进行解毒,防止外源水中的不明毒素影响养殖动物。
建议
定期检查水质:定期检查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根据水质情况调整换水频率和换水量。
保持水质稳定:换水时要注意保持水温稳定,避免水温剧烈波动对养殖生物造成应激。
清洁鱼缸:每次换水时都应彻底清洗鱼缸,去除污垢和有害物质,保持水质清洁。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换水,保持水质清新,为养殖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