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在衡量砂浆质量时,主要关注以下三大指标:
流动性(稠度)
流动性是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通常用稠度表示。稠度是以砂浆稠度测定仪的圆锥体沉入砂浆内的深度(单位为mm)来衡量。圆锥沉入深度越大,砂浆的流动性越好。
砂浆稠度的选择与砌体材料的种类、施工条件及气候条件有关。例如,对于吸水性强的砌体材料和高温干燥的天气,要求砂浆稠度要大些;而对于密实不吸水的砌体材料和湿冷天气,砂浆稠度可小些。
保水性
保水性是指新拌制砂浆在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各层砂浆中水分均匀一致的能力,通常用分层度表示。砂浆的分层度不得大于30mm。
抗压强度与强度等级
砌筑砂浆的强度用强度等级来表示,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28d龄期的抗压强度值(单位为MPa)确定的。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可分为M30、M25、M20、M15、M10、M7.5、M5七个等级。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测定方法: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当三个测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如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这些指标是二级建造师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以确保砂浆的质量和施工效果。